吴老师专题讲座——家长如何帮助幼儿度过入园焦虑期
发布时间:2023-11-01 来源:小蒸幼儿园

专题讲座——家长如何帮助幼儿度过入园焦虑期

讲座者  吴燕英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新大家晚上好,我是负责家教工作的吴老师。开学季到来,宝宝第一次上幼儿园,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宝宝突然离开家人来到陌生环境,宝宝会出出现入园焦虑。那么如何帮助宝宝尽快度过入园焦虑。接下来和家长们做一个简短专题—家长如何帮助宝宝尽快度过入园焦虑期。

一、入园焦虑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入园焦虑:新入园的孩子会有怎样的表现的?(看视频)大部分宝宝都有哭闹现象,特别是托班,有的孩子哭闹特别厉害,比如:有的不肯吃饭、有的不想睡觉、有的让老师抱、有的独立坐在一边,有的宝宝刚进来还好,可过了一两天新鲜感开始哭起来等,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幼儿园不好?还是老师不够好?其实这就是入园焦虑,也叫分离焦虑。

产生的原因:

1.  人际对象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孩子在家庭中一般都有多位大人进行照顾和关注。到了幼儿园,三位老师要照顾25名以上幼儿。不可能向家长一样许多大人围着孩子一个人转,因此,在集体生活中,孩子需要具备独自玩耍、表达需要、初步自理的能力。

2.  不习惯的生活方式。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在入园前进行了一定的培养,但孩子也会有不适应的表现。如有的孩子吃饭挑食、喜欢大人喂食,睡觉喜欢大人陪睡、作息时间不正常;还有的喜欢吃零食等等;而幼儿园有一定的生活、学习作息时间,相对比较固定。

3.  不习惯的环境。有的孩子对环境很敏感,换了张床就睡不好觉;不抱着喜爱的玩具就睡不着觉等,因此适应幼儿园生活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和适应,其中家长们的配合很重要。

二、入园前。

   (一)家长的心理准备。

家长要调整好心态,给宝宝以积极的暗示。其实我们都知道分离焦虑情绪不仅在孩子身上会发生,在有些家长身上也一样会出现,有些孩子的分离焦虑甚至是有家长影响孩子的。因此爸妈应把握好心态,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送宝宝进幼儿园,并对宝宝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鼓励,例如:“今天你只是到幼儿园门口时才哭了一次,真棒”、“你是笑着和妈妈说再见的,好乖”等。如果孩子哭闹厉害,是正常。要相信幼儿园,相信老师。

2.让宝宝适应分离。可以约上几个熟悉的家长。轮流把宝宝送到其中一人家中,然后告诉宝宝说:妈妈有事离开一会儿,一会儿我来接你。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从五分钟到十分钟到半个小时,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更快适应分离。

3.创设独处环境。家长可以给宝宝创设一个人独处的空间,比如在客厅或者房间的一角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宝宝在里面看书、玩玩具,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家长的依恋感。

4.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期待。1)多读幼儿园主题的绘本,如《幼儿园里我不哭》、《汤姆上幼儿园》、《幼儿园我来啦》等,通过有趣的故事,激发孩子喜欢上幼儿园的积极情感,这样可以缓解宝宝的焦虑。2)带宝宝熟悉幼儿园。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认识自己的老师。(云家访、微信公众号)

5.让宝宝建立新的依恋关系。我们可以对着宝宝夸奖老师的和气、本领,老师会讲好听的故事,会唱歌、跳舞,还会带你们玩好玩的游戏,老师是爸爸妈妈非常信任的人,老师都会照顾宝宝,所以当宝宝有什么需要都可以跟老师说,老师会帮助你的,增进宝宝对老师的信任感。切记:不要吓唬孩子。你如果不听话我就让老师收拾您,这样孩子会觉得幼儿园非常可怕,不愿意上幼儿园了。

6.培养宝宝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家长要学会放手,多为孩子创设有趣的环境放手让宝宝去做。如自己握勺子吃饭、用杯子接水、洗手插嘴、穿脱衣物、自己如厕等。每次做完后要及时表扬,让宝宝觉得自己能越做越好,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二)孩子的心理准备。

1.熟悉幼儿园。父母可以带孩子看看幼儿园的环境,多称赞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帮助孩子去接纳幼儿园生活。同时鼓励孩子主动与其他已经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接触,听听幼儿园有趣的事情。

2.同伴交往。家长要学会放手,多带孩子去走进社会,多与伙伴交流和玩耍,也可以请伙伴家里做客,担当小主人的角色。这样更好的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3.亲近老师。家长柯多于老师接触,这几天在视频家访,让宝宝熟悉老师,信任老师,帮助孩子了解入园后的生活。

(三)能力准备。

1.如厕能力。 

 (1)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尽早训练孩子正确、及时表达大小便的意愿(需要大小便的时候告诉大人)

(2)孩子入园时天气还较热,一般穿的是单裤,可以训练孩子自己脱、提裤子。

(3)孩子如果不小心把大、小便解在裤子上,告诉孩子不用害怕,及时告诉老师,可以更换衣裤。

2.进餐能力。(1)独立进餐。  (2)固定时间和地(3)不偏食不挑食。

3.有规律睡眠的习惯。父母在家中可以把入睡时间定在中午 12: 00—12:30之间,在入园前的两三个月中逐步把孩子的午睡习惯调整到与幼儿园一致。家长可以教孩子简单的睡觉儿歌,午睡时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准备睡觉。

4.其他

 (1)教孩子认识自己的物品,如:衣服(必要的话,在衣服上缝上名字(符号),分清上下、前后、左右)、 鞋子、小背包。

     (2)养成喝白开水的好习惯。

 (3)饭前便后会自己洗手、用毛巾擦手的能力。

5.初步的语言交往能力

1)学会表达在幼儿园里一旦遇到事情,孩子要懂得向老师述说。 

2)礼貌待人。教孩子学会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会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 如早上好再见等;培养孩子文明行为,不抓人、打人,伤害同伴;教育孩子遇事不任性、不乱发脾气,会用语言与人交往;

(四)物质准备。

合适的衣服

1.衣服质地柔和。

2.衣服式样方便实用。

3.预备衣服和符号。

舒适的鞋

    1.鞋子质地柔软,松紧口的鞋子,便于穿脱又便于活动。

    2.鞋底要防滑,让孩子做到安全走、跑、运动。

    3.两只鞋子上贴不同的图案让孩子辨认,可避免孩子把鞋穿反。

生活用品

    1.午睡用的小床由幼儿园统一提供,床上其他物品全部由家长自备。

    2.宝宝每天使用的擦脸、擦手、擦背毛巾,幼儿园将统一采购(经费在代办费中结算)。

    3.午睡用的被子,请家长自己准备,厚薄请家长根据季节和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小被子上,可以标记上孩子的名字。建议被子四角用针线缝几针进行固定。

三、入园后的家园配合:

1.坚持送宝宝入园。

入园后家长要坚持每天送宝宝入园,形成规律,跟宝宝做一个固定的再见仪式,每天一个小任务如:观察老师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记住一个小朋友的名字、记住一件开心的事。宝宝心怀期待天天都有收获。家长离开之前告诉宝宝什么时候接她放学,安抚内心的同时愉快安全地和宝宝告别。时间长了,形成规律宝宝就习惯了;

2.及时给与鼓励。

对宝宝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比如跟宝宝说:今天妈妈看到宝宝上幼儿园时只哭一会儿,但是会笑着跟妈妈说再见。宝宝真棒,明天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开心的上幼儿园,并跟妈妈说再见;今天妈妈不知的小任务完成很棒!相信你会认识更多的朋友。

3.共情加倾听缓解宝宝情绪。比如你看不到妈妈会有点害怕、难过,你好想妈妈,就像妈妈也很想念你一样,宝宝会感受到被爱、被理解。如果家长说:今天哭了吗?有没有吃饱?有没有欺负你,当我们这样去询问宝宝的时候,在无形当中会给宝宝传递一个信息:就是幼儿园不太安全。可以这样问宝宝: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等,既了解到宝宝心里的感受又适当为宝宝缓解一些情绪;

4.高质量的陪伴。宝宝经历了一天的分离焦虑就需要爱的补偿,,所以晚上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可以和宝宝玩一些开怀大笑的游戏,这样让宝宝释放一些压力。      

作为家长我们要相信幼儿园,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强大的适应力,同时要劝说自己先要学会慢慢放手,用一个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孩子一个全新的幼儿园生活

分享到:
收藏 保存 打印 关闭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