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讲座----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布时间:2023-11-01 来源:小蒸幼儿园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家长会和家长学校,今天的活动来之不易,在学校做好申报和审批的情况下,在家长们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下,活动顺便开展。很高兴有这样一次与你们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彼此了解和沟通,你们的积极参与就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是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今天交流的主题——-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的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年龄越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越为重要。爱学习、会学习,爱动脑、会动脑,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一种基本素质。长期以来,家长们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学习情感、学习习惯与品质的培养。总希望孩子多获得一些知识,但往往只顾孩子学到多少,不顾孩子怎样学习,逐渐使不少孩子因为学习任务过重、认知训练过多而从小就产生厌学情绪。帮助大班孩子在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什么是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 

三、怎样科学地引导孩子养成习惯(学习兴趣、倾听习惯、有效注意力、阅读和记忆)物等方面来现该家长介绍一些家庭教育方法。

(一)、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时候。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家长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如有的孩子喜欢唱歌、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孩子喜欢看书等)

1.增强学习快感,培养直接兴趣。 

首先,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让孩子明白大人为什么要批评他,让他明白道理。(比如说:教孩子简单的古诗或者儿歌,孩子没认真学,你就马上批评他,而不是去跟他讲道理,帮他纠正。 

其次,使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成人要尽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识,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从简单慢慢加大难度。比如数数。从刚开始的点数、到目数再到封闭式数数、再到两个两个数等等。 

2.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孩子在学跳舞,她不喜欢舞蹈基本功练习,吃不了这个苦,但是她对学习舞蹈可以参加各种演出表演活动的结果感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促使孩子去从事基本功练习的活动。所以家长们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兴趣,激发其勤奋学习,更要通过学习目的教育来提高孩子的间接兴趣。兴趣在活动中的动力作用。 (我要参加讲故事比赛,那就要好好练习讲故事等。)

3.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成人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把闹钟拆开,有的孩子不停问为什么、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另外对孩子的提问要积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弄明白后再告诉他,但是说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 。如果家长是骗骗他,以后孩子不懂的问题他也就不问了,这样就会戳伤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当家长也不清楚答案时,可建议和孩子一起去寻求答案。)

4.创立有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境。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学习,而自已却常常通宵达旦地打麻将,那么孩子感兴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学习,而是如何玩好牌;学习的恐怕不是科学知识而是玩牌窍门了,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清茶,端坐书桌前,伏案写作,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

(二)倾听习惯的培养。

1.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孩子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

2.传话游戏:家庭游戏,由妈妈说一句话,传给爸爸,再传给孩子,最后,让爸爸和孩子说一说自己听到的。这个游戏非常有趣,而且需要在耳边低语,对促进孩子注意力的发展非常有效,如:今天妈妈买了一本好看的图书。让爸爸和孩子分别来说说。生活中,有的孩子听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家长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条件,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或者学说相反词或成语接龙、词语接龙等游戏。

3.听口令做动作: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发展的一个阶段。为此,家长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向前走”,“去拉住爸爸的手”, “把桌子上的绿色积木拿来”等,这样的口令可以随着年龄阶段的增长逐渐变得复杂。

还可以让孩子根据某种音乐或节奏等,一边看着大人的手势,一边完成某些动作或相应的行为等。如我们学校老师是这样培养的:我们要求孩子玩区域活动时要轻轻的进区,自己做自己的工作,听到音乐,收拾材料,然后安静的坐好,其中学会听音乐就是对孩子的指令要求。 (如:坐下,起立,向前弯腰,跳一跳,小鸟飞,转一个圈再拍拍手等。有做出动作与指令不相符的幼儿,教师应停下,要求该幼儿或全体幼儿重复做一遍。

(三)有效的注意力训练 

   良好的注意力是伴随幼儿成长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期养成良好的注意力,是长大成人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但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很难专心致志地去做某一件事情。因此,在集中注意力的针对性训练中,一定要创造出层层递进,出人意料的梯度感,让孩子的心神不会焕散,这里是一些培养幼儿注意力的经验: 

1.复述性练习 

让孩子看书5——15分钟(按孩子的年龄来控制时间),立即合上书,要求孩子按你的要求复述故事。为防止孩子摸准你的要求,复述的内容可以灵活多变:如可以提几个主要问题,图书上有谁,在干什么。书上的人或动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书上还有其他什么东西。可以让孩子把看到的动物形象画下来。最后可以让他重新再看一遍书,几次后,渐渐地孩子就会逐步理解集中注意力的必了。 

2.拼图及七巧板练习 

这是二维空间中最有效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项目,要求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连续不断的判断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而这种游戏的挑战性又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成就感是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底的一个巨大推动力。

3.多米诺骨牌练习 

大约有七成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通过这个骨牌堆放的游戏,其耐心得到长足的进步。多米诺骨牌训练其实是考验孩子能、将单一的动作坚持多久的一个训练——将来,我们不能指望孩子所面临的所有学习科目都是多变、有趣、富有挑战习惯内的,遇到重复训练会不会使孩子犯老毛病?骨牌训练无论对心神的专一、心神集中的持续时间,都是一个极好的练习,而把几十块甚至几百块骨牌瞬间推倒的快感,也能促使孩子对训练的单调产生耐受性,只有最终有快乐和成就感,孩子就可以逾越集中注意力所产生的单调感。 

4.玩五子棋和游戏萝卜蹲都是不错的方法 

玩五子棋能很好发展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中注意力养成能静的习惯,学棋后感觉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有所提高,一般小孩在四岁左右只能静15分钟左右,通过学棋后小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能提高到30分钟左右;

培养小孩的挫折感,现在小孩最缺的就是挫折感,其实培养小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小孩子比较小,培养的过程只能是逐步的;

培养小孩的数学能力,因为在下棋中会思考到很多如果和假设,五子棋很注重的逻辑思维,有时候往往要预先想上好几步,而且有时候还要逆向思维;

下棋是一项高级的智力游戏,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记忆力,对逻辑思维、耐心有明显的帮助。通过学棋,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萝卜蹲游戏也是一种很好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提高的方法,还可以急性运动。内容可以根据场地而定。孩子们很喜欢。

(四)、养成读(看)书的习惯 

书对孩子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书不仅教给他知识,带他认识世界,还对他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性格发展都有正面影响。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使他终身、受益。培养一个爱好阅读的孩子是有法可循的。如每晚睡觉前,看书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双休日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看书,首先家长自己要经常捧起书来看,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又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如果父母喜欢阅读,幼儿在耳濡目染之下,必然会对书本和阅读发生兴趣。

(五)、孩子记忆力的训练

没有记忆,人的大脑将永远是一片空白,用谢切诺夫的话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不过,增强记忆得从儿童时期做起。这里,给您介绍几种训练儿童记忆的方法。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能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下面提供几则有助于增强幼儿记忆力的游戏。

1.依次说出名称

把6样东西按先后次序排列在桌上,让孩子看上几十秒钟,然后遮起要求孩子凭记忆依次说出这6样东西的名称。

2.辨颜色

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你穿戴的衣帽鞋袜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你也闭上眼睛说出他穿戴的衣帽鞋袜的颜色,将会引起孩子对这种游戏的更大兴趣。

3.找物品

当着孩子的面把8种不同的小物品分别藏好后,再让孩子将这些物品一一找出来。

4.看图说话

把4——8张不同内容的图片,放在桌上,叫孩子看一会儿,然后盖上。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图片内容尽可能准确地叙述一遍。

总之,家长做孩子们的表率作用,俗话说的好: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教人者先教己。时间很快,大班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希望家园携手,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而携手共进!

分享到:
收藏 保存 打印 关闭
相关信息